★作者姓名:Regina 2002-04-20 06:36:06
小時後的童話書, 對現狀不滿的小女孩, 在夢中看到青鳥. 老爺爺告訴她, 青鳥就是幸福. 夢醒, 看到窗外的青鳥, 女孩恍然大悟, 原來, 幸福, 就在自己的家中. 如果幸福是無憂無慮的童年, 對童年已逝的世間人而言, 幸福又是什麼? 是愛嗎? 怎麼樣的愛才是幸福? 愛人? 被愛? 不被允許的愛? 秘密的愛? 父愛? 母愛? 夫妻愛? 我們追求愛, 可是, 我們愛不愛自己? 野澤尚的青鳥, 這部堪稱為大型電影的日劇, 嘗試著給我們答案.
對柴田理森而言, 青鳥是什麼? 理森的童年顯然是悲慘的, 至少, 結尾是悲慘的. 兄長因自己而亡, 母親受不了打擊離開家. 對年幼的理森來說, 父母婚姻不幸, 家庭分崩離析, 都是~我的錯~. 一個被遺棄的小孩, 強烈的罪惡感, 自我價值低到極點. 他用實現兄長的夢想以求父親的認同- 因為總是害怕著哪一天, 父親也要離他而去. 誰能不為抱著母親哭喊~對不起不是哥哥得救~的小男孩掬淚? 被母親拋棄的痛, 是他心中不能解的結, 直到他遇上誌織. 如果說此時他對誌織的關愛, 帶著戀童的異色, 顯然, 觀者被結局誤導. 因為誌織, 其實就是理森心中的小孩. 誌織是寂寞的; 理森是寂寞的. 誌織需要母親; 理森需要母親. 誌織以為世上沒人愛她; 理森以為世上沒人愛他. 第一部的高潮, 理森抱著誌織踏上火車那幕, 我看到他眼中閃爍的淚光, 痛的是自己. 表面上他不要誌織離開母親, 其實是他不要離開母親. 表面上他是因為愛薰才決定遠走高飛, 其實是那個被母親所遺棄的小男孩心中最深的恐懼-他不要母親走, 他要媽媽. 他哭的, 是自己啊. 此時的薰, 對理森而言, 與其說是情人, 更像母親影像的重疊. 這也是為什麼到了這段, 理森必定要見母親一面, 他必須清楚的劃分母親與薰的不同, 求得母親的諒解後, 才能化去血淚, 從小男孩成長到男人, 照顧誌織, 照顧薰. 第一部到此, 理森已藉由誌織掙開鳥籠, 但是羽翼尚未豐, 心理上雖然覺得可以尋求綿貫諒解, 卻沒有勇氣回到清澄, 只能用逃避換取一時平安, 最後在北海道眼睜睜的看著薰自殺, 不解為何與薰會如此結局. 有人因為他沒有殉情, 質疑他到底愛不愛薰. 理森當然愛, 而且非常愛, 他倆第一次見面(雨中的紅雨傘)時, 導演明確的從理森的角度, 薰的角度, 以及鏡頭拉開後觀眾的角度告訴我們, 理森與薰是相愛的, 一見鍾情式的愛. 但理森為什麼沒有殉情? 因為他太震驚, 他不懂薰為何不能跟他一起走下去. 美紀子不懂他為何選擇坐牢, 其實是他要以此贖薰死的罪-我不殺伯仁, 伯仁卻因我而死- 記憶再回到從前, 哥哥也是這樣為我死. 坐牢, 為薰, 也為哥哥. 至此小鳥飛出, 理森終於卸下重擔, 為不幸的童年畫上句點. 從此以後, 理森是大人了, 但是仍然有痛, 因為他不解薰的死. 同時念念不忘誌織, 因為也只有他最了解什麼對誌織最好. 出獄後用父愛照顧誌織, 一起到鹿兒島觀星葬薰, 實現誌織想要家人的夢. 誌織藉此重新出發, 理森也藉誌織縫合薰所留下的傷, 最後, 理森了解了薰的死, 體會到薰的深情, 傷口復合, 回到獄中償還過去所有的虧欠, 第二隻鳥飛出, 以清明的心, 回到清澄, 與誌織像~貝魯多及多拉希被孤單的留在世上, 是比同伴親人還親的朋友~ 般, 過著往後的日子. 藉著理森的故事, 野澤尚告訴我們, 青鳥, 其實是愛自己- 先愛自己, 才有能力愛人. 我們都在追求青鳥, 只是, 追求, 是用什麼方法? 是逃避現實故意不去看, 不去聽, 還是揭開瘡疤? 理森說, 縱然追求的過程, 是赤裸裸的傷痛, 但是, 突破後的幸福, 才恆久流長.
從薰身上, 我們又看到了什麼? 薰顯然是個逃避成性的人. 小時後父母帶著她躲債, 長大後則由綿貫帶著她躲債. 薰的人生, 其實只是由一個牢逃到另一個牢, 因為她不斷重複”陷入-被拯救-又陷入-又被拯救”的過程, 從來不曾試著去自我掙脫. 薰以為自己與理森私奔是求到了幸福, 但那也不是她真正的選擇. 薰只是不斷的要求理森帶她走, 而不是她主動帶著理森走. 理森雖然實現了她的願望(綿貫當初, 不也實現了薰想從暴力與債務中脫身的願望?), 可惜並不長久, 最後被逼上絕路, 自盡身亡. 可是自盡, 算是她個人的選擇, 沒有人逼迫. 生命到了最後一刻, 終於以最激烈的方法來追求”幸福”-希望所愛的人能幸福- 這是另一種詮釋的愛, 人生, 不算白活… 從倫理的眼光來看, 薰是一定要死的, 這是編劇暗示對外遇者的懲罰. 外遇是什麼? 追求真愛? 還是逃避現實? 野澤尚用她與理森浪漫唯美的求愛過程作糖衣, 挑動已婚者不安的情緒, 以為外遇是美麗的錯誤, 最後卻以薰死亡, 告訴世人, 外遇, 要付出代價.
外遇的代價除了死亡, 還有另一種, 就是理森母親一輩子的歉疚. 始終愧對親兒, 長年按月寄零用錢以求部分心安, 情夫死亡後也沒有勇氣回家面對丈夫及小鎮的人們. 當初她用逃家來掩去失去兒子的悲痛, 殊不知, 這種逃避, 就像飲鴆止渴, 傷上加傷. 婚姻是苦的, 但是逃避, 不是真正的幸福. 所以她才會勸理森回到清澄, 可惜此時的理森尚無能力對自我負責. 換一個角度看, 倫理要求外遇者受到懲罰, 並不代表被背叛者不需要負任何責任. 看綿貫對妻子的表現不難發現, 薰要外遇, 有一半是綿貫的錯. 綿貫是個可憐的人, 說他對薰的愛像小孩對玩具般的佔有, 我一半同意, 另一半, 其實要從綿貫父子關係來看. 綿貫爸爸顯然是不滿兒子的, 綿貫本身的自我價值也很低, 他始終希望得到爸爸的認可, 所以不惜一切要對父親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 可是又無力正面對抗父親, 不能挺身保護妻子, 終於將薰推上外遇之路. 他對薰及理森的恨, 來自親子間的不愉快, 也只能靠親子關係來解. 所以最後當誌織對他表示感謝後, 他對薰及理森的恨才能消失, 正面的面對理森. 另一個被背叛的人, 理森爸爸, 也是一個將妻子推上外遇之路的人, 顯然的, 理森爸爸沒有能力在困難時照顧理森媽媽. 或許是自顧不暇, 或許是不懂方法, 總之在兒子溺死的當兒, 理森爸爸不能安慰妻子的心, 也就只好應了俗話, 夫妻本是同林鳥, 大難來時各分飛…
青鳥是一部難得一見的上乘連續劇, 無論是編, 導, 演都是一流之作. 編劇很難得的用這麼大型的手法, 來碰觸心理層面的問題-不是只有一集兩集十分鐘二十分鐘, 而是用了720分鐘- 更難得的是劇情細膩, 嚴謹, 還不忘玩一點小小的鐵路推理. 導演的外景功夫一等一, 帶著我們來一趟從北至南的日本之旅, 體會東京外的小鎮風光. 同時運用電影的運鏡法, 將格局拉大, 配合著劇情連貫漸進. (小小的建議, 因為像電影, 一氣呵成欣賞最佳.) 配樂中, 我最喜歡模擬山谷飛鳥叫的那四段高音, 非常有味道. 演出者就更不用說了, 豐川悅司及夏川結衣是一流的, 其他的角色也非常得體, 從整體來看, 簡直是無懈可擊. 我最最欣賞的一幕, 是第一部神廟祭典的部分. 古老又有點異色的鼓樂聲敲動心, 戲台上動物原始的求愛挑動慾, 火象徵著連血管都要賁發的熱情, 偏偏兩人的表現卻又如此細微, 面部壓抑的表情, 身體微微的起伏, 手指輕輕的撫觸, 簡直比熱烈的擁抱還要激情, 將外遇濃厚的情慾表現無遺, 一種無可言諭的緊張感 ,似乎連呼吸都會破壞氣氛… 我相信這不是新的表現法, 可是卻是我看過的戲裡面最不能拒絕的挑逗, 直接碰到觀眾的心.
總因為是豐川悅司才想看這部戲的, 所以一定要談談這個了不起的演員. 有一幕是我看第二次突然發現的, 就是薰與理森在車站看地圖討論如何去海邊時, 豐川的聲音居然有層次感! 以前我只看到他的表情有層次, 舉個例, 同樣是哭泣, 薰死的淚, 與了解薰為何要死的淚, 及最後海葬薰的淚, 看的出是不同的. 現在發現原來他的聲音也有層次. 我在他短短幾句話中, 聽到了對女方投出的邀請暗示, 做出拒絕, 挑逗, 猶疑, 接受, 後悔, 又拒絕的~聲調~回應. 怎麼有這麼精準的演員呢??!!還有他在母親的牧場裡, 跟薰說著母親拋棄他的前因後果, 實在令人動容. 為什麼台灣沒有一個像這樣的好演員啊… 不過可以感覺的到, 到了第二部, 豐川的精準度不如第一部. 記得一篇訪問豐川的新聞稿上, 豐川自己承認其實他對柴田理森的認同感不強, 因此, 當豐川迷惑著為什麼理森會愛上誌織, 觀眾也就同樣感到不解. 他為什麼要跟著誌織去鹿兒島不惜被通緝, 為什麼他不願意誌織死, 這兩幕豐川的眼神並沒有說服我. 他的眼裡出現迷惑, 我也迷惑… 演戲還是難的, 縱使是厲害的豐川, 還是不免砸到腳.
看這麼多人與豐川對戲, 只有一句話: 沒有三兩三, 不敢上梁山. 記得曾有網友問過, 為什麼在~跟我說愛我裡~, 常盤的詮釋令人覺得吵, 我本來也不了解, 直到看了這齣戲. 豐川的演技, 是安靜流暢的, 每一個肢體動作, 都是表演的一部份, 沒有雜音, 精準又富含韻味. 這種表現法, 碰到水野廣子型的腳色, 對比會異常明顯, 很容易讓觀眾認為, 常盤雜音雜動作太多. 換句話說, 豐川是存在感極強的演員, 低調卻沉厚, 好像低音大提琴, 假如對手沒有跟他同調, 他會拉走觀眾的視線. 這部戲裡重要的角色跟豐川對起戲來都不含糊, 女主角夏川結衣, 抓住了理森的韻味, 不但成功的演出了自己的町村薰, 還能配合豐川的~呼吸~, 讓幾幕對手戲異常精采, 看得出來, 默契十足, 渾然天成. 這是目前為止, 豐川挑大樑的四部大型日中, 最能搭配豐川氣質的女演員. 另三部戲裡, Love Story 的須藤雖跟永瀨旋律不同, 過中山美穗自己會發聲, 調和起來還很順耳, 至於常盤及藤原相較起來就有點難過了… 鈴木杏也很厲害, 她沒有刻意去配合, 進退間卻很能拿捏, 年紀這麼小就如此功力, 潛力無量. 演綿貫廣務的佐野史郎, 有兩幕印象極深刻. 一幕是邀理森去喝酒, 第一次談到妻子薰, 另一幕是到車站值班室去找薰, 有點懷疑理森跟妻子私通. 這兩幕說真的, 我差點忘了豐川在場, 或者說豐川變成影, 佐野成了光, 他的面部表情生動自然, 恨意愛意全由心生, 精湛啊, 精湛!
青鳥不用偶像來刻意製造話題, 卻硬生生的將其他偶像愛情劇的格調擠為三流. 這是一部成人的日劇, 赤裸裸的將人生剖開, 逼迫觀者去看自己黑暗的一面. 如果觀眾被導演浪漫唯美手法所吸引, 就好像被騙著喝了一杯愛爾蘭咖啡, 聞時香, 嘗時才知道苦, 後頭還有強烈的後勁. 野澤尚算不算殘忍? 在我看, 他比拿刀子演出血淋淋的畫面更殘忍, 因為探索心靈的黑暗面, 有時候, 比利刃還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