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会员 重寄密码 加入会员 正体
日本偶像剧场
   动画 人气榜 综合    动画
综合
︙☰
资料提供、勘误
笔记/2个妈妈
媒 体: TV 电视/电视剧 初公开: 2010-04-14
基本资料 卡司/幕后* 收视率* 影音分享* 
票选* 图片 报导* 笔记* 留言* 讨论* 
○ 笔记 我要写笔记
Mother -- 所谓母性......
2010-10-25
回上一页
Mother -- 所谓母性...... sakuai 2010-10-25 13:19:32
对我而言,这是一部很慢「热」的戏。
我要看到第二遍,才慢慢能体会作品里极度压抑、刻意低限的风格,
还有按捺在冷调的表层底下,
时而暴烈时而狂乱仿佛在水中呐喊一般的情感表达方式。
那感觉就很像这部戏的配乐,
乍听下安静平缓,很容易被忽略,但其实细细聆听,
仿佛看得见侯鸟展翅成群飞起的画面,
或者辽阔的天空、冷冽的大地、飞散的蒲公英.....
其实很疗愈很耐听~~

我想说的是,这是一部各项构成元素风格极为统一的好作品。
从光线、色调、美术、音乐到编剧、导演等环节都极为低调内敛,
戏里虽然讲的是受虐、诱拐、逃亡、控告、家暴、亲子分离...
这些原本在一般电视剧里习惯用高频而暴烈的声光肢体效果刺激的部份,
在这部戏却是头到尾都刻意只用最低限的比例去处理,
于是产生一种让我无法在情感上大量投入、
推使我用脑子去理解的观赏经验。

(段落自删)


【故事】


北海道室兰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女孩道木怜南被人发现在海堤上失去踪影,
经由漂流在水面的鞋子判断,怜南可能已经不慎落海。
大人们焦急找寻却毫无所获,
最后只能判定她已经遇难,进而宣告死亡。
然而事实是,
怜南因为不堪长期遭受母亲男友浦上施虐,以及母亲仁美的袖手旁观,
在一次被毒打丢弃于天寒地冻的垃圾袋里、奄奄一息之际,
偶然被她的代课老师铃原奈绪救起,
终于决定随着老师逃离这个让她身心重创的家园,远离伤害。

(段落自删)

在这段共同生活的日子里,
奈绪仿佛经由与继美的相处,重新与童年的自己面对面。
她看见那个因为被生母抛弃而自我封闭的五岁小奈绪,
还有那个因为害怕再度被遗弃,
所以在领养家庭里一直长期压抑、当个乖孩子的七岁的自己。
透过这段与继美共度的历程,透过被继美牵引出的母性,
奈绪终于看见了自己的生母和养母用不同方式爱她的母性,
也终于能够放下自己对生母的怨恨,
并且真正拥抱抚育她三十年的养母,
从而与她自己的童年和解,修复与两个母亲的关系,并且修复自己。


【母性啊.....】


所以这部戏其实是透过受虐儿被老师解救的故事在谈「母性」。

纬来日本台将片名译为「两个妈妈」,
其实这里面有许多妈妈,远不只两个。

怜南的生母道木仁美其实也不是一开始就是狠心的妈妈。
我很肯定脚本家元裕二描绘道木仁美的转变过程。
那里面有丧夫的悲伤、有无法回到过去幸福时光的无奈、
有单亲幼女维生的辛苦、有孤独时无人可以支撑的寂寞...
所以到最后当她面对男友不断对怜南施暴、
无助到一度想带着怜南跳水轻生,
最后唯有冷漠唯有视而不见才能让她痲痹伤痛,才能继续活下去吧~
脚本家笔下对仁美虽然有责备但也有理解,
理解母性之所以会扭曲的其来有自。

(段落自删)

拯救怜南的铃原奈绪也是个母亲。
虽然只是短短几个月的相处,
这段时间相较于怜南往后必须独自成长的长远人生,
可能根本还不够资格被称为养母;
但奈绪被激起的母性,
以及她与怜南之间所建立的情感却有着患难与共过的紧密。
奈绪给予怜南的,不只是高密度的亲子关系,
她给怜南二十年后的承诺,更仿佛是命运共同体一般的召唤。
那曾经牵过的手,母亲所能给予的温暖怀抱,和不求回报的全然守护,
是她们即使相隔数十年依旧可以找回彼此的通关密语~~

奈绪的养母铃原藤子也是极为「人性」的角色。
她在领养奈绪之初,面对自我封闭的女儿,
也曾彷徨过是否真的能成为奈绪的母亲。
但后来当她决定陪着小奈绪到处寻找她的生母时那种义无反顾,
让我看到了身为母亲真正的无私无我。
真正地对孩子敞开心胸,完全以孩子的心念为主....
这就是母性啊~
而,当她有了自己的孩子,
当奈绪因为名义上诱拐了怜南而成为罪犯,
藤子的挣扎、选择保护另外两个自己亲生的孩子、
选择断绝与奈绪的母女关系、
以及从未真正交出断绝关系申请书、到后面全力支持奈绪的决定,
这中间的转折,很「人性」,很「凡人」,但是很真实!

奈绪生母望月叶菜的母爱更是骇人~~
编剧以倒述的方式慢慢拼出她与奈绪错综复杂的母女缘份,
这个部份,我只能以终极的母爱来形容了~
当年为了保护稚龄的奈绪,
望月选择一肩扛下杀夫、纵火的罪名入监服刑;
三十年后与奈绪重逢,
她依旧毫不保留地付出自己的一切以换取奈绪和继美平静的生活。
那样的无悔无怨,那样毅然决然地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
愿意为孩子背起所有的十字架...
世界上真的也只有母爱能做到这个地步了吧~~

奈绪的妹妹芽衣也是个母亲。
虽然直到最后一集她才产下那个心脏受损的孩子,
但从她得知怀孕开始,她就是个母亲了。
这中间的煎熬、犹豫、彷徨和假装坚强底下的脆弱,
还有最后决定独自生下孩子后的勇敢,
都是人性与母性之间很真实的拉锯~~

所以最后一集里那个长年照顾望月的老爷爷说得真好:
这世上有两种人,男人和女人;
还有另一种人,叫做母亲~~~

那是超越所有一切的另一种存在!
母亲可以为孩子担受一切,甚至舍弃生命都在所不惜。
真正的母性甚至超越血缘超越理性,不管是亲生还是领养,
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紧密连结,那种情感上的紧紧相依,
化为母亲手中的温度、怀中的拥抱,
即使被迫离散,
母子(女)之情终究会重新连结,不管是在多久之后...


【受伤的孩子....】


很想好好来谈谈怜南和奈绪这两个同样被母亲抛弃的孩子。

怜南一直都非常聪明乖巧、从不诉苦而且善解人意。
然而我想,
这种超越她实际年龄的懂事早熟或许源于曾经被母亲仁美丢弃。
小小年纪的怜南当然不知道妈妈为何要抛弃她、漠视她,
她只能用自己的理解去想像,如果自己更乖的话,才不会被丢掉吧~
所以她极尽所能地听话,压抑自己的喜好去讨好大人,
这是她的求生本能,想来真是令人鼻酸。

奈绪是另一种典型。
因为被生母突然抛弃,还在错愕之际已经被送进孤儿院,
无所适从的她选择自我封闭。
七岁时被铃原家收养,虽然有个对她视如己出的养母,
但被抛弃过的恐惧和不安从不曾真正消失过。
那种与领养家庭保持着一段距离的乖顺听话,
与其说是懂事,不如说是客气。
我想,或许她心底深处一直有着莫名的焦虑,害怕再度被至亲背叛,
所以先在自己周围筑起一道墙,把脆弱的心包起来以免再受伤害。
于是她到长大后还是无法与人产生亲密的关系,
与妹妹、养母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也无法和男性建立情感关系....

所以这部戏的调性才会这么压抑而内敛。
因为整部作品其实是两个被抛弃的孩子相互取暖、彼此抚慰的过程,
怜南和奈绪同样在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遭遇被至亲抛弃的伤痛,
她们身上有着相同的印记,
都选择了先放弃自己的喜好,让自己更乖,
这样才不会又被大人丢弃...
所以怜南才会有那本「喜欢的事情记事本」,
那不仅让她可以想起开心的事、忘掉真实生活中的痛苦,
那大概也是她生存下去唯一的依据~~
而奈绪,也经由拯救怜南,仿佛拯救了那个被困在童年的自己,
那其实是个自我疗愈的历程~


【其他.....】

(段落自删)

最后要再提一笔的还是脚本。
元裕二这个脚本写得真好,
每个角色都有其性格的成因和背后的深度,
剧本里强调每个人都只是凡人,
包括曾经想勒索奈绪的记者藤吉,和上面我所提过的每个角色,
他们都有自己的挣扎和矛盾,
那背后的缘由写来都颇有说服力。

其中我唯一觉得没有交代清楚的是记者藤吉放弃勒索的部份,
那是我觉得角色动机前后不够一致、转折得不够自然的地方。
此外,我还是觉得部份带有寓意的台词加得太过刻意,不够自然....

不过整体而言,这还是一部瑕不掩瑜的好戏。
整部戏的调性非常能传达「压抑后的温柔」那种女性特质,
在不张扬不夸示的表现风格中,
静静地谈着关于女人和母性之间一些很深沈的东西~~~

好戏值得慢慢咀嚼,
还好这部戏我看了第二遍~~~~


(本文非完整版,全文请到我家阅读。谢谢)
---------------------------------------
欢迎来我家读日剧、过生活
http://www.wretch.cc/blog/sakuai
回上一页   337人说赞 赞一个   关联: 2个妈妈   人气:3382   回覆:0   编辑 关联 删除
留 言
暂无留言,欢迎留言.
留言
  • 请勿负面批评网友留言、艺人、长相。
  • 笑脸 笑脸2 YA 爆笑 笑到并轨 羡慕 冷静 无感 窃喜 脸红 疑问 冒冷汗 三条线 保密 惊讶 抛媚眼 失落 大哭 迷茫 生气 敲打指责 睡着 滑稽 亲亲 庆祝
    贴连结 | 线
    Mother -- 所谓母性......
    2010-10-25
     
    联络我们   dorama.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