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職業編劇揭秘動漫真人版作品爆增原因 |
2015-07-11
|
|
轉載來源《青空動漫》
雖然現在日本電視劇和電影中依然有不少是原創作品,但是近年來呈壓倒性態勢的還是以漫畫和小說為藍本改編創作的故事,也就是所謂的“漫改劇”(原作もの)。而且,現在不僅是漫畫和小說,就連原創動畫《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也發布了即將播出真人版的消息。
就連根據動畫改編的電視劇都出現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雖然這種改編風潮不是最近才剛剛興起的,但是想必大家都想了解一下業界專業人士對此有什麼看吧。現在,就讓我們來聽一聽日本的專業編劇們都是怎麼看待這種情況的。
“說真心話,我也想制作沒有原作參照的原創電視劇。但是,寫出來的原創故事不論自己覺得多有趣,也無法得到電視台那邊的認可。估計現在就只有三谷幸喜(代表作品有著名的《古畑任三郎》《奇跡餐廳》《別叫我總理》)和野島伸司(《高校教師》《人間失格》《未成年》)這些泰斗級的編劇們寫出來的原創故事才能通過了。現在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為那些已經被電視局通過的漫改劇為改編劇本。”(電視劇編劇)
為什麼編劇們想寫原創故事,但現狀還是改編劇居多呢?就這個問題,記者詢問了制片人。
“電視劇也好電影也好,在企劃階段就要拿出劇情大綱(簡介)和劇本。如果是原創故事,就只能展示文字性的東西。因此,即使想讓電視局高層和贊助商通過閱讀劇本來讓企劃得到認可,也很難讓高層從全是文字的劇本中看出作品的趣味。於是為了能夠方便高層理解,索性就直接遞交已有繪畫或影像制品的漫畫或動畫。通過這種展示方式來建議說‘將這部作品電視劇化’的話,企劃就能很順利地通過了。”(電視劇制作公司制片人)
由此看來,貌似是因為決策層缺乏想象力才導致了漫改劇風行的局面。並且,因為漫改劇的原作已經在市面上推出,所以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提供銷量等參考數據。
“在制作電視劇時,必須要估測這部劇的收視率會有多少。如果是根據漫畫或小說改編的,可以說‘原作已售出多少萬部’,動畫改編劇則可以說‘動畫收視率有百分之多少’。對於高層來說,這些數據是很有說服力的。兩相對比,再怎麼對故事有自信,什麼參照數據都拿不出來的原創劇本就很難被采用了。像三谷這種級別的編劇們寫出的原創作品因為有過去的成績支撐,所以企劃才能被通過,但如果是新人編劇的話,原創作品只能作廢。雖然我也覺得“不培養年輕人”的做法不對,但是也沒有辦法。”(同)
其餘內容請至原址查看!
|
留 言
| 佐間久真:真實與幻想分別之大,就看看漫畫與真人版身裁之分別可見矣! 2015-07-11 16:15:40 我要留言(推文)
→心靈自由才是自由:這追根究柢還是錢的問題吧?不然依現在的特效和化妝技術,我覺得應該能作到和動畫打平 | 07-11 22:1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