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會員
重寄密碼
加入會員
简体
日本偶像劇場
動畫
人氣榜
綜合
動畫
綜合
日劇
電影
藝人
票房
收視率
new
日本
台灣
中國
韓國
美國
香港
︙☰
電視劇首頁
季瀏覽:電視劇
日本本季
下一季
時段季表
一般
全部瀏覽
日本預定
分類瀏覽
我的收藏
其他
日本時段
日本電視台
筆記
電視劇留言
節目表
我的收藏
我的收藏:節目
我的收藏:藝人
留言板
站務留言
好康分享
部落
圖片
日劇學院(季)
東京戲劇獎
日劇GP
橋田賞
CONFiDENCE日劇獎
CONFiDENCE年度獎
TV Life年度大賞
日劇年度大賞
電視台
電影台
好站連結
網站地圖
劇場信箱
回上一頁
即使沒有盤尼西林,中醫也能治梅毒
高崎奏都
2010-05-05 13:03:02
仁醫想到盤尼西林,且看南方仁用盤尼西林治梅毒,然而很多事並非只有一個答案。以當年的西醫是不能的,但若及時採用中醫,或許命運就大不同了吧?
早在中國古代,醫家們對梅毒的發生、發展及診治就有了較深刻的認識,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單方驗方,為梅毒的治療作出了貢獻。1632年陳司成著《黴瘡秘錄》,是我國第一部論述梅毒較完善的專著,該書記載:『黴瘡酷烈匪常,人體淪肌,流經走絡……或攻臟腑,或巡孔竅……可致形損骨枯,口鼻俱費,甚則傳染妻妾,喪身絕育,移患於子女。』提出解毒、清熱、殺蟲為本病的主要治法,開創了砷劑治療梅毒的先河。
中醫對梅毒的概念與現代醫學的認識有一定差異,大多依據皮損形態而命名,其中有些可能包含有其他性病。中醫對梅毒一般通稱為楊梅瘡,又因病情或各種不同皮損的開頭而有不同名稱,例如,因病程纏綿而稱為棉花瘡,有先起紅暈後發斑點稱為楊梅斑,有呈環狀者稱為楊梅圈,有呈皮損破爛,反突於外,稱為翻花楊梅,有的呈水皰狀稱為天皰瘡,有呈赤豆狀,嵌於皮內稱為楊梅痘。此外尚有下疳、魚口、便毒等名稱,則系指淋巴結被累的不同改變。中醫認為名形雖異,但其病因總不外氣化與精化二因,精化者系指交媾不潔,淫穢之氣乘虛入裏,外侵皮毛,內入骨髓。氣化者系指遇生此瘡之人,鼻聞其氣,或登圊(廁所)受梅毒不潔之氣,脾肺受毒。中醫治療梅毒方劑甚多,主要為清血搜毒之劑,主要用藥以汞劑,土茯苓為多。
中醫治療梅毒患者:以梅毒感染的時間和臨床病症特徵不同,加以辨症治療。
第一期梅毒感染者:生殖器出現破皮的硬下疳及淋巴結腫脹。
治宜:活血消毒、收斂退腫法,用九龍丹治療。
局部:用瑩珠膏塗擦患部癒瘡生肌。
第二期梅毒感染者:硬下疳消退後,全身皮膚出現紅疹(梅疹)不痛、不癢,血清檢查成(+)反應。
治宜:解毒消瘀法用地黃飲子湯治療。
第三期梅毒感染者:皮膚出現結節性梅毒疹,梅毒腫虛弱疲倦,生殖器潰爛、視力減退、禿頭掉髮、筋骨酸疼。
治宜:解毒袪腐散結法,用五寶丹治療。
局部:用紫金膏塗擦之化腐癒瘡。
1.風熱壅阻
(1)治法︰祛風清熱解毒。
(2)方劑︰搜風解毒湯加減。
(3)組成︰土茯苓30g,薏苡仁20g,金銀花15g,防風8g,木通9g,木瓜9g,白鮮皮9 g,皂角刺10g
(4)備選方︰仙遺糧湯。仙遺糧20g,黃芩9g,防風6g,荊芥6g,川芎5g,當歸9g,天花粉10g,白蒺藜9g,薏仁米15g,威靈仙6g,梔子9g,黃連5g,干葛根9g,白芷5g,甘草4g。
(5)加減︰氣虛加人參10g;血虛加當歸12g。
(6)臨證事宜︰保持治療環境通風,飲食宜清淡。
2.濕熱壅盛
(1)治法︰清熱利濕排毒。
(2)方劑︰土茯苓合劑加減。
(3)組成︰土茯苓35g,金銀花20g,威靈仙12g,白鮮皮10g,蒼耳子9g,生甘草10g
(4)備選方︰龍膽瀉肝湯。龍膽草10g,炒梔子9g,黃芩9g,柴胡6g,車前子10g,生地15g,澤瀉9g,木通10g,生甘草6g,當歸9g
(5)加減︰納谷不香者加谷麥芽、神曲各20g;大便不暢者加生大黃6g。
(6)臨證事宜︰忌煙、酒與油膩性食物。
3.氣郁痰結
(1)治法︰行氣解毒,化痰散結。
(2)方劑︰西黃丸加減。
(3)組成︰牛黃1g,麝香5g,乳香15g,沒藥15g,黃米飯15g。
(4)備選方︰仙方活命飲。金銀花15g,防風8g,白芷8 g,歸尾9g,赤芍9g,乳香10g,沒藥10g,橘皮9g,貝母10g,天花粉lOg,穿山甲9g,皂角刺10g,生甘草6g。
(5)加減︰體虛便溏加服四君子湯。
(6)臨證事宜︰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忌油膩性食物。
4.脾虛濕困 (1)治法︰健脾滲濕,佐以解毒。
(2)方劑︰芎歸二術湯加減。
(3)組成︰白術15g,蒼術12g,川芎10g,當歸9g,人參10g,茯苓9g,薏苡仁15g,皂角刺10g,厚樸6g,防風6g,木瓜9g,木通6g,穿山甲10g,獨活6g,金銀花10g,土茯苓15g,
(4)備選方︰四君子湯加味。人參10g,白術12g,茯苓15g,甘草6g,土茯苓15g,金銀花15g
(6)臨證事宜︰注意休息,飲食宜清淡易消化。
5.氣血兩虛
(1)治法︰補益氣血。
(2)方劑︰八珍湯加減。
(3)組成︰人參10g,熟地黃15g,白術9g,茯苓9g,當歸9g,白芍9g,川芎6g,生姜5g,大棗10枚,甘草5g。
(4)備選方︰十全大補湯。人參6g,白術9g,茯苓10g,當歸10g,川芎6g,白芍10g,熟地黃9g,甘草2g,生姜6g,大棗3枚,黃 15g,肉桂3g。
(5)加減︰病延日久致精血虧虛者,可加鹿角膠、龜甲膠各15g,
(6)臨證事宜︰注意臥床休息,適量參加體育鍛煉。
回上一頁
707
人說讚
讚一個
關聯:
仁醫
人氣:7686
回覆:0
編輯
關聯
刪除
留 言
暫無留言,歡迎留言.
留言
請勿負面批評網友留言、藝人、長相。
貼連結
|
●
◎
「
、
」
『
。
』
《
》
…
線
聯絡我們
dorama.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