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akuai 時間:2007-04-24 00:47:44
我又要來發發性別議題的牢騷了。 我知道我很愛講這個話題,每隔一陣子就發作一次,哈哈~~ (沒辦法,一直以來的環境讓我產生了性別意識情結吧!) 我也知道應該有不少朋友(包括女性)並不喜歡這個話題, 所以,不喜歡的人就別往下看囉!
先來說說這部戲吧! 繼上一次的女之一代記介紹了瀨戶內寂聽等三位較早年代的傑出女性後, 這一次的向井千秋篇則將時間更往現在推近了一步。 向井千秋,1952年生,日本第一位女太空人, 同時更是第一個兩度進入太空的日本人。 這部戲,介紹的就是這樣一位女性的生平記錄。
說實在話,以戲劇而言,這部作品的腳本只能算是寫得差強人意。 為了將人類進入太空的一次次重要里程碑穿插在向井千秋的成長歷程中, 這個故事說得有點片片段段、有點零碎。 所以,我的這篇文章不 算是以推薦觀賞的角度, 毋寧是以個人一向對於性別議題的關注出發的感想了。
內藤千秋(內藤為千秋的娘家姓氏)有個很有趣的母親, 這個媽媽對於長女千秋從小的許多古怪想法和行徑從不會責罵阻止。 女兒想養小雞,即使覺得這麼小的孩子絕對養不活小雞, 但也還是買回來讓孩子養養看。 沒想到千秋將小雞養大了,家裡成天就是一堆大雞的便便, 媽媽看了當然要交代不准讓雞兒們進屋裡來, 於是千秋自己幫大雞做了尿布包在雞屁屁上, 作媽媽的看到了不但不以為意,還哈哈大笑~~~
也許是因為在這種不受壓抑的教育中長大吧! 內藤千秋自幼就勇敢而獨立,除了有旺盛的好奇心、企圖心, 體力也不輸男生,腦筋更傲視同儕。 後來進入慶應義塾大學醫學系就讀, 在那裡,她遇到了包容她特立獨行想法的教授, 讓她得以一關闖過一關, 進入以男性為主的外科、 後來甚至成為慶應大學附屬醫院史上第一位心臟外科女醫生。
不久後,內藤千秋由報章上得知日本正在招募太空人的訊息。 即知即行的她沒有考慮太久,便提出了申請, 並且通過一連串嚴苛的筆試、口試、體能測驗, 從五百多人中一路過關斬將成為最後三名太空人候選人之一。 後來她雖然未能成為第一個上太空的日本人, 但在稍後幾年,也順利成為搭乘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成功進入太空的第一位日本女性。
在這部戲裡,透過整部戲的口述者、千秋的先生向井萬起男之口, 我們才得知,原來向井千秋在第一次登上太空時, 已經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再次進入太空! 她說, 「只上去一次,會讓人覺得我是因為運氣好, 是因為女性上太空很難得,所以才被選上的。 所以,如果有第二次,大家就不會這樣想了吧! 只要給我機會,即使身為女性,我也能做到和男人一樣的事情, 所以,無關乎性別,我只希望以專業的太空人身分獲得肯定!」 最後,向井千秋果然以實力證明自己不讓鬚眉, 成為第一個兩度登上太空的日本太空人。
這齣戲很有意思的是,整個腳本是由向井萬起男為第一人稱來敘述的。 在這樣一個女性地位漸受重視、 女性成就終於也逐漸可以和男人相提並論的時代裡, 能夠承認並接受這些女性的男人於是相形重要。 如果沒有願意包容、願意理解的男性存在, 相信女性爭取平等之路會坎坷許多。 (所以女權之路才會一路走來如此顛簸而漫長呀!!!) 因此這齣戲以向井千秋的丈夫為主述者, 這樣的安排其實是別具意義的。
向井萬起男身為慶應大學的醫生, 看著當年實驗室裡的工讀生千秋一路成長, 她單純直爽的個性和不畏障礙勇敢接受挑戰的膽識, 相信是吸引他的最大原因吧! 比起自己個性中的瞻前顧後,千秋擁有連他都做不到的勇敢, 看著這樣一個精悍的小女子,萬起男的驚訝與佩服自是不在話下。 是因為萬起男本身也是個擁有專業知識的醫生, 所以並不覺得自己的地位、能力受到威脅呢? 或者是因為萬起男本身的個性就是如此大器朗朗? 總之,萬起男極為欣賞這樣的千秋, 並且決心向她求婚,希望在她追求夢想的人生路上,成為支持她的後盾。 萬起男的求婚詞中縱使毫不浪漫、絕不起眼, 卻提出了兩性真正地位平等的感人宣示。 (Well....所謂感人,也許只有我覺得感人吧!) 他說, 「我只是單純想在妳身邊支持妳。 我不是想要小孩才結婚的, 我就是想跟妳在一起而已。」
.......... ...................... 我不知道在日本社會是如何啦~~ 至少這句話 --「我不是想要小孩才結婚的」, 在台灣大概有八成以上的男性是說不出口的吧! 除了生兒育女還是當今時代絕大多數婚姻的當然副產品外, 傳宗接代在台灣社會裡應該還是個牢不可破的傳統價值觀。 只要長輩還有這種觀念,只要男方自己還有這樣的渴望, 這種宣示應該十之八九是說不出口的啦~~~ 在此要說清楚,我的重點不在於「不」生小孩, 我要強調的是,女性在這樣一個宣示裡,就不再只是生兒育女的工具而已。 夫妻之間可以生、可以不生, 重點是,女性在結婚這件事上,在婚姻這條路上, 不再是因為生育才具有存在意義的一方。
向井千秋何其有幸,自己本身能力夠好, 還有個男人願意無條件站在她背後支持她, 這樣的良緣,我只能說,她真是運氣太好了~~~ 只是說歸說,當向井千秋為了上太空而必須待在美國接受密集訓練時, 萬起男也還是起了一點大男人心態,不願意隨著妻子一起到美國去生活。 (嗯~~這時候,如果性別角色反過來, 妻子為了丈夫卓越的工作成就而放棄在本國的生活或工作, 長期追隨丈夫...... 這樣好像就很理所當然呴~~~) 所幸萬起男說歸說,到後來還是申請短期進修, 到了美國陪伴妻子受訓。
後來的一段場景跳接真的頗有意思! 當向井千秋在太空中心接受各種無重力訓練、體能訓練等高科技專業培訓時, 萬起男則在家中吸地板、買菜、澆花、敦睦鄰居.... 日本太空中心一位當時勸進萬起男赴美陪妻的同事說得真好。 他說,夫妻之間就是團隊合作, 太太一生一次發光發熱的舞台,你怎麼能退縮呢? 所以,真正的尊重配偶欣賞配偶、真心的祝福配偶, 對一般男性而言,確實還是一門有待進修的功課吧!
其實,在這一整齣戲裡,角色之間提到性別差異的時候並不多, 然而,那是一道看不見但確實存在的鴻溝。 向井千秋的教授一直提醒, 外科是個傳統都是男性的世界.... 尤其心臟外科更是個重視團隊精神、難以打入的性別世界.... 女性往往必須努力數倍,做錯事卻必須最先承受指責.... 病人往往只願意接受男醫生,對女醫生總是抱持懷疑態度....
而在整齣戲裡,向井千秋對此從沒有抱怨, 只有回答「我知道」,然後接受這樣的事實, 繼續埋頭以自己的努力和成就突破這些障礙。 只有在最後,當她提到決心兩度上太空以證明自己實力時, 才讓觀眾感覺到她對於社會上這種性別歧視的介意。
最後她說,無關性別,只希望以專業獲得肯定。 她確實以自己的努力做到了! 這樣的成果得來不易,但卻也是她實實在在靠自己的實力掙得的成就。
我不想說這齣戲能給予現在的女性什麼啟發, 那實在太陳腔濫調。 我只想說,不管是一心想做家庭主婦,在家好好相夫教子的妻子母親, 或是只想在職場好好發揮自己長才,在工作上證明自己的女子, 或者還有更多現在台灣的職業婦女是工作與家庭必須兩頭兼顧~~~ 無論是站在哪一個崗位上的姊姊妹妹,大家都辛苦了~ 在這個社會上確實有許多看不見的階級鴻溝橫在兩性之間。 當然,男性有男性在社會上打拼的苦處與壓力, 但女性更有女性的委曲和辛苦要承受.........
我很喜歡這部戲從頭到尾一直穿插出現許多物品掉落地面的鏡頭。 一開始這樣的鏡頭出現時,我還有點納悶。 後來這樣的畫面不斷不斷出現, 對照於向井千秋不斷掙脫社會對性別的慣性概念,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 於是我就懂了~~~~~ 所謂的地心引力,東西沒放好時,就「一定」會掉下來, 那只是身在地球的渺小人類所習以為常、視為理所當然的狀態。 然而,相對於更廣袤的宇宙, 無重力狀態其實才是比例上更大的「常態」吧! 如果將地心引力比喻為地球人類自以為是的狹隘觀念, 那麼,人類對於性別的許多認知, 其實就像那一件件往地面墜落的物品一般, 自以為理所當然,卻其實只是狹隘地以慣性來看待這個世界。
而向井千秋則是從不被這樣的社會慣性所束縛,也無懼於週遭的阻力, 就只是以一個單純的人類,無關性別,追求自己嚮往的夢。 最後她如願在太空梭中,以無重力狀態飄浮著工作時, 似乎也昭告著,她終於成功擺脫有如青蛙管窺天下的狹窄世界, 進入一個超越性別的、沒有地心引力的寬廣宇宙, 自由自在揮灑自己的天份與才華。
以地心引力暗喻常人慣有但不一定絕對正確的價值觀, 這是我覺得這部戲裡最巧妙而有趣的安排。 相對地,當萬起男從一直不能理解千秋對於地心引力的好奇與質疑, 到後來開始感受到千秋想法中的奧妙之處時, 是否也暗示了萬起男這樣的男性也終於真正掙脫了性別意識的傳統束縛呢? 嗯~~這是個頗有意思的結尾呢~~~~
------------------------------- 歡迎來我家讀日劇、過生活 http://www.wretch.cc/blog/sakuai
|